自 序 冯梦龙 人要有智慧,犹如土地要有水。土地失去了水,就变成一片焦土,人没 有智慧,就变成行尸走肉。智慧运用在生活中,就好比水运行在土地上一般。 地势低洼的地方就注满了水,人事“低洼”的逆境就充满了智慧。遍观古今 成败得失的众多事实,没有一件不是如此,何以证明这一点呢?从前处于优 势的夏桀和殷纣愚蠢,而处于劣势的商汤和周武王聪明。齐、楚、燕、韩、 魏、赵六国合起来力量很大,但却愚蠢,而秦国势单力薄却聪明。楚汉相争 时势力强大的楚王项羽愚蠢,而力量薄弱的汉王刘邦却聪明。当政的隋朝皇 帝愚蠢,而他的下属唐王却聪明。居统治地位的宋朝愚蠢,而后起的元朝聪 明。元代的统治者愚蠢,而率领百姓成大业的本朝圣祖(指明太祖朱元璋) 聪明。以上列举的历史上的这些大事件尚且如此,那么小事情也就不言而喻 了,这就是《智囊》这本书所要表明的基本思想。 有人反驳我说:“从智慧上看,没有谁能超过舜的,但他却被他顽固愚 蠢的弟弟象置于困境;也没有谁能超过孔子的,但他却被困厄在陈国和蔡国。 西家邻居的儿子,对于儒家的六经都十分熟悉精通,但他却空怀璞玉之才而 不能为世所用,生活清贫;东边邻居的儿子,一字不识,但他却坐享祖辈遗 留的荣华富贵,仆从过百。你所说的愚失而智得又体现在哪里呢?”我笑着 回答说:“您难道没有见过那些挖井的人吗?他们在井下打井时,冬天光着 上身,夏天却穿着皮袄,靠着绳子缒入井下,坐着土筐升到井上,他们能在 平地上找到水源,靠的就是智慧。比如说土已挖到了头,没有见到泉水,反 倒露出了石头,情况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宋代有个叫种世衡的,他在遇到 这种情况时,就能粉碎了石层使泉水涌出,从而使千家万户受惠。因此,同 样是挖井见石,愚者看到的只是石头,智者却能透过石层看到水源;事物的 变化能使智者暂时处于困境,但智者的智慧又使他能不被变化所困。如果不 是具备舜和孔子那样的智慧的话,那么舜就将被他弟弟烧死在谷仓中化成 灰,活埋在井里变为泥,孔子将在陈国或蔡国被活捉;怎么能有闲心象舜那 样在事后坐在床边弹琴,象孔子那样身处困境之中,却在郊外弦歌不绝呢? 您既然还不懂得圣人智慧的妙用,又怎么能来窥视我的《智囊》呢?”有的 人又说:“舜和孔子的事情,就算是事实吧,然而‘智囊’这种称呼,正是 造成汉代大夫晁错被杀于集市的根由,您为什么又来宣扬它呢?”我反驳道: “不对,不对,晁错不是死在智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