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一、考纲阐释1. 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 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思考和判断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考点解读1.准确解读文本。所谓“准确解读”,指的是在复杂的叙述材料中,在深刻的事理说明中,读懂作者的表达意图,全面、正确地把握文本信息。命题会涉及到作者的观点、倾向,文本的价值、特色、意蕴等方面。2.对文本进行理性认知。“传记”等文本虽然在写法上综合了多种表现手法,但它们的一大特点便是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事情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哪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是要考查的内容。因此,我们要用理性的认识去读懂文本,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文本在阐述见解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又要看到作者对支撑观点成立的事理依据所作的阐述。。3.注意文本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的考查。“鉴赏评价”层级中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层级中的“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等都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思考”、“判断”、提出“见解”。近三年高考题回顾学案一 客观题解题技巧【真题导航】(2014 年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科学巨人波尔科学巨人玻尔 1927 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一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统计试卷2015 年2014 年2013 年题目Ⅰ 套:《朱东润自传》Ⅱ 套:《将军赋采薇》Ⅰ 套:《科学巨人玻尔》Ⅱ 套:《爱国科学家邓叔群》Ⅰ 套:《“飞虎将军”陈纳德》Ⅱ 套:《一个不能忘记的人》涉及考点传主形象、信息筛选整合、内容要点的归纳、分析传记的特色、探究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