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内容不同版本教材的组织线索及呈现方式尽管各版本教材中涵盖的核心知识基本相同,但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线索和呈现方式各有特色。“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 在内容编排上,教材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作为第一章,而把化学键编入第二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使化学键这一概念具有深化对物质构成的认识和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实质和能量变化实质的认识的双重功能。在第一章中,教材首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继续介绍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包括原子核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关系和电量关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以及核素、同位素等的概念,并展示了如何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某些性质;然后,通过“活动探究”栏目,教材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再在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布规律,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材还以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为例,介绍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 VIIA 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介绍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在元素化合物性质学习中的应用。此外,教材以元素周期表为载体,简单介绍了 IIA、VA 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质,丰富了学生对元素世界的认识。主要内容在教材中的展开脉络如下:在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教材没有单纯从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的关系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核 核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这一视角展开讨论,而是从化学反应入手,将化学键与物质构成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这两条线索融合起来,使学生既了解了物质的构成,又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主要内容框架如下:“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人教版教材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主线,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以元素周期表为载体,介绍了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及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关系、电量关系和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然后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栏目,研究了 1—18 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递变规律,还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