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考纲要求】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限时训练】(2008 年山东高考试题)26.(25 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图 6 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 2 是图 6 中 A、B、C 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l)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6 分)(2)图中 A、B、C 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 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 A、B、C 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 分)(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耍建沿江高速公路?(3 分)(4)针对图中 A 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6 分)(l)西南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水资源丰富。A、B、C 三省所占比重下降; 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A、B、C 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A、B、C 三省(与全国或东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较小。(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4)泥沙淤积造成的湖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知识回顾】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例 1.(2002 全国)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图”,回答:(1)图中①—⑥代号表示的物质是: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 物合成 物,同时把 能转变为 能贮藏在有机体中。(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使自然界中 发生迁移,同时改造了 圈、 圈和岩石圈。规律总结 1自然环境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