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环境管理———————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6 年 3 月 11 日在“两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表示,新环保法实施一年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进行铁腕执法,落实企业的环保责任,各级环保部门罚款 42.5 亿元,检查企业 177 万家,责令关停取缔 2 万家。思考探究:材料中反映出国家利用哪些手段治理环境问题?提示: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2.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3.环境管理的概念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1.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三个层次。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1.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2.对公民的要求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其必要性狭义的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方式)。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限制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环境问题对技术的局限性。2.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3.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保证)。二、环境管理的手段比较手段定义具体内容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定等,对从事开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