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外科住院患儿家属焦虑的原因分析患儿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同时对医院环境容易产生害怕、恐惧等情绪,不利于诊断、治疗的顺利进行[1].因此患儿家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照看、护理患儿外,同时要给予患儿心理疏导、保护等。然而患儿在住院时,家属长期处于疲乏、紧张的状态,甚至打吵患儿,加重患儿的恐惧情绪[2],因此对儿外科住院患儿家属焦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笔者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儿外科住院患儿家属 100 例作为讨论对象,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5 年 2-5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外科住院患儿的家属 100 例,其中男55 例,女 45 例,年龄 23~60 岁,平均(39.0510.0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35 例,高中 30 例,大专 25 例,本科及以上 10 例;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32例,中等 44 例,较好 24 例;职业:农民 21 例,工人 29 例,个体 37 例,干部13 例。患儿情况:年龄 0~6 岁 58 例,7~12 岁 30 例,12 岁 12 例;男 50 例,女50 例;独生子女 66 例,非独生子女 34 例;(首次住院 39 例,非首次住院 61例);患病类型:腹股沟斜疝 40 例,包茎 22 例,鞘膜积液 10 例,阑尾炎 8 例,血管瘤 7 例,隐睾 3 例,其他 10 例。 1.2 方法 为患者家属分发笔者所在科室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含家属及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家属职业、家庭住址、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子女情况、对疾病认识程度、家属睡眠状况及患儿住院次数、疾病类型、患儿住院时长等。患儿病情稳定后(本次讨论以患儿住院 3 d 左右为标准)分发本讨论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家属作答前,医护人员将讨论的方法、目的、保密性等告知患者家属,若家属不理解可向医护人员询问,若家属无法独立作答则由医护人员询问患儿家属的意见后作答,必须保证患儿家属的意愿被真实表达。 焦虑自评量表主要用于对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状况进行评估:以 50 分为界限,得分 50 分则认定为有焦虑情绪,轻度焦虑为 50~60 分,中度焦虑为 61~70分,重度焦虑为 70 分[2].家属睡眠状况采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调查,主要包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白天睡眠质量及功能障碍等,共 7 个条目,总分大于 8 分则判定为有睡眠问题[3].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讨论数据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