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及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的实践讨论(食工071 朱平 2081607218)摘要:随着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化的不断深化和进展,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也日益加剧,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畜牧业进展、阻碍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并可能成为引起公共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隐患,因此动物区域化管理和建设无规定疫病区迫在眉睫。本文从实施区域化管理的意义、其他国家如何实施区域化管理、我国无疫病区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五个方面来探讨动物疫病区管理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的问题。关键词:动物疫病;区域化;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问题正文:中国加入WTO后,给我国各行各业的进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加剧了竞争。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也不例外。WTO涉及畜牧业的协定主要有两个:《农业协议》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议)。另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 和争端解决谅解(简称DSU)也对畜牧业的进展产生影响。在《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议) 中规定:成员在制定和实施SPS措施时要遵循病虫害区域化原则。那么,实施区域化管理的意义何在?其他国家是如何实施区域化管理?如何建设无规定疫病区?以及当前在实施区域化的进程中,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本文拟就以上问题对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实践讨论进行初步探讨。1 实施区域化管理的意义随着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化的不断深化和进展,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也日益加剧。从欧洲的疯牛病到亚洲的禽流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频繁出现,但是假如一发生疫情就全面封关,在贸易全球化的今日,这种“零风险”的做法必定引起有关贸易伙伴的不满。所以实现贸易过程中动物疫病的风险最小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动物疫病进行区域化防控及评估认可是国际公认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行做法。根据区域化原则,可以将国际贸易中传播动植物疫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把动植物疫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进而起到保护各成员动植物卫生状态和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际间动植物及动植物产品的贸易正常健康进展的作用。2 其他国家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以美国为例)2.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持美国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和评估认可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配套性和科学性强。特别是联邦法典,每年根据国内外动物卫生状况及有关贸易状况及时作出修订。美国区域化管理方面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2.2 区域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