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论文 一、 引言 矛盾修辞是指把两个看似意思相互矛盾的词语结合在一起,用来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其特点是通过将互相矛盾的词汇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来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意味深长的思想感情。 过去对矛盾修辞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修辞、翻译、语用、语义方面,如从修辞学角度分析矛盾修辞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从翻译的角度讨论矛盾修辞的翻译和理解,这些都属于描述性讨论。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矛盾修辞进行讨论,如运用 Fauconnier 和 Turner 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分析,把矛盾修辞分为表层-深层结构和并列结构,用概念整合理论构建一个心理空间信号输入和合成的图式。2025 年徐盛桓提出"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范式理论,该理论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转喻、隐喻、双关、谜语和脑筋急转弯等技巧性话语,而且一些流行语和结构式的话语也可以通过这一理论得到合理解释。 本文以"认知连续统"为原则,把"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应用到矛盾修辞这一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希望可以就矛盾修辞理解机制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 矛盾修辞格的语义特征及分类 我们可以将矛盾修辞格用 XY 来表示,X 是修饰语,Y 是中心语,X 和 Y 有直接的说明和被说明、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X 和 Y 在字面意思上存在冲突却可以共存,这是因为 X 所描述的特征是 Y 表征对象的属性。X 之所以可以用来修饰 Y并在深层统一于 X,是因为和 Y 的自身属性相关,Y 自身属性被表达主体所选择。 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可以把矛盾修辞分为两大类,即反义关系和准反义关系。反义关系中的 X 和 Y 是严格意义上的反义关系,如"雅"和"俗","大"和"小","老"和"童","聪慧"和"愚蠢";准反义关系中的 X 和 Y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义关系,如特定语境下的"红白喜事"中的"红"和"白".从形式的角度可以把矛盾修辞划分为紧缩型和松散型。紧缩型结构整齐,X 和 Y 紧密相连,如"老小孩"和"小大人",松散型的 X 和 Y 中间间隔有其他词项,如"鸟鸣山更幽"里的"鸣"和"幽".相比较而言,松散型的矛盾修辞搭配的随意度更大,而紧缩型的矛盾修辞形式更紧凑,排列更整齐,在口语中更容易固化,使用的范围更固定。本文拟以"老小孩"和"小大人"这类紧缩型的矛盾修辞为讨论对象,来解释其运作机制。 三、 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 "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的成立建立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