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探讨 [摘 要]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情绪智力存在一定关系。文章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为了帮助就业指导人员从情绪智力的角度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就业能力;情绪智力;预测作用 [作者简介] 王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讨论生,讨论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河南 郑州,450046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25)02-0071-0002 目前,情绪智力在人力资源讨论领域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情绪智力与就业能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假如在大学生就业前能够提升其就业能力,无论是对大学生而言,还是对单位组织而言,都是有益的。 一、就业能力和情绪智力概念 英国学者 Beveridge 早在 1909 年就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英文为“employability”,但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这方面的讨论才初见端倪。之后的几十年里,就业能力的讨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盛行,但这些讨论更多地局限于管理学等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Salovey 和 Mayer 在 1990 年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认为情绪智力是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可以将这些情绪加以区分,从而利用它们为自己服务的一种能力。1995 年,Goleman 在 Mayer 等人概念的基础上,把情绪智力界定为:确定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刺激和激励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情绪智力对就业能力的预测作用 为讨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纳分层随机取样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教育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测试,被试量为 1100 人。讨论工具包括三个部分:人口学资料、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情绪智力测验量表。自编人口学资料,采纳陈洪余(2025)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情绪智力测量表采纳 Schutte(1998) 编制的自陈式情绪智力量表(EIS)。 为考察情绪智力各因素和就业能力的关系,对大学生在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上的得分与在成功就业、维持就业、就业能力上的得分实施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是情绪智力各因子和就业能力各因子及就业能力总分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均达到 0.01 显著水平 。为进一步考察情绪智力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笔者采纳了分层多元回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