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和作用机制分析的论文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Psy Cap)是个体在成长和进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它关注你是什么样的人或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继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后又一个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是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进展。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大学生在人生进展的特别阶段所具备的积极能力的总和,这些积极能力可以通过有效地测量和开发来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了探究,如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结构和测量)、影响因素(前因变量)、积极效应(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效应)、开发策略(培育路径)等,运用了文献讨论、理论探讨、经验总结、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多种讨论方法,极大地丰富和进展了心理资本的理论讨论和实践应用。本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进行文献综述,并从中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有利于认清心理资本的功能和价值,认清心理资本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将心理资本理念更好地应用到高校教学、管理等人才培育环节中,帮助大学生应对学业、就业和生活压力,树立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态度,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 1.1 学习态度和专业承诺: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内在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学习的内在动机越强。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学习怠倦感越弱。学习投入是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体现,Siu 等发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内在动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汤倩和葛明贵的讨论也证明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而言,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各维度对专业承诺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表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可有助于专业承诺的进展。 1.2 学业成就和创新行为:心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投入便能获得一定的效果,在大学生活中,所获得的效果便是学业上的成就。王鹏军的讨论表明,心理资本能够预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学业成就越大。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更为重要。创新具有复杂性与挑战性,需要大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资本。一份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的讨论显示,心理资本对创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