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信息集散地。大学生常常通过网络来猎取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情绪,与他人沟通观点。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难免因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够而受其影响,故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大学生网络舆情"为切入点,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和现状的分析,探寻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25)11 ― 0155 ― 02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进展及特点 2025 年,中国网民已多达 6.49 亿,大学生是其主要力量,也是网络舆情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舆情指在一定时期内,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对某些社会事件、言论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称.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参加到网络舆情中来,因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他们也更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对各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中,都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的身影,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看法的平台。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生活,从网上购物、交友、找工作到思想沟通和闲置物品交换,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深深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不实信息的影响,从而不理智的对待一些问题。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现以 90 后为主,他们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一些 90 后的特质:总体上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目标明确、乐于发现接受新事物……。这些特质也体现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中: 1。自发性与互动性。在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爆发之后,便会有众多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通过各类平台直接发表,其他人也会纷纷浏览并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2.相似性。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似以及所处群体的相似性使大学生群体对事件的看法趋于相似。 3。广泛性与匿名性。各类事件一经网络发布,立即就会获得巨大的点击数量以及转载和匿名跟帖评论,并迅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网络舆情大规模爆发。 4。情绪化。由于 90 后大学生群体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事件爆发之后,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时会带有主观情绪甚至冲动情绪,这些言论又会影响其他人,引导他们的言论向此方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