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2—3岁幼儿常规的培养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VIP免费

浅析2—3岁幼儿常规的培养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1页
1/3
浅析2—3岁幼儿常规的培养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2页
2/3
浅析2—3岁幼儿常规的培养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3页
3/3
浅析2—3岁幼儿常规的培养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得不离开家庭,迈进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是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开始集体生活,肯定有很多不适合应。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培养好常规对于老师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好处。然而因为2—3岁幼儿的年龄太小,刚入园的分离焦虑症是很严重的,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抚幼儿,然后就会忽略其他的工作,因此2―3岁幼儿常规的培养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幼儿的常规培养好了以后,不仅是对教师有所帮助,而且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研究现状幼儿常规培养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2016年,学者严小芳进行了基于实践的幼儿常规培养研究,认为教师利用孩子喜欢的游戏,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学习、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让幼儿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2017年,学者潘高玮通过三名幼儿的交往案例对2-3岁幼儿的交往方法进行解析,提出2-3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开始由独自游戏向合作游戏进行发展。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幼儿个体差异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达到交往的预期目的。2018年,学者朱敏主要分析了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幼儿常规培养的现状,对幼儿常规培养有效性的提高途径进行探讨。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术网站搜集幼儿常规培养的论文10篇,进行研究参考;2.案例分析法:以幼儿常规培养的实际案例为依据展开本文的分析研究。四、主要内容1.2-3岁幼儿常规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含义2.对2-3岁幼儿常规教育的看法2.1有的常规教育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2.2教师常规教育的方法不恰当3.对2-3岁幼儿常规培养方法的建议3.1教师的引导作用3.2注重培养方法的有效性3.3规则在活动前要讲清楚3.4幼儿园与家庭保持教育一致性4.结论五、进度安排2019.01-2019.02确定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搜集相关文献资料2019.02-2019.03撰写论文初稿2019.03-2019.04修改论文二稿2019.04-2019.05论文定稿与答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2—3岁幼儿常规的培养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