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检验实验室在内部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挑战,现有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今高水平和先进实验室进展的要求。为此,国际上很多的实验室均已提前进入到了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科技和信息化高速进展,依托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互联网(Internet)等高科技实验室信息化手段,逐渐在检测实验室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政府检测机构及第三方检测组织的检验水平及工作效率,并保证实验室的数据安全,由此也大幅度升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比如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LIMS。在检测服务机构内建立 LIMS 的目标就是改变以往人工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以国际标准(ISO/IEC17025)来管理实验室,建立流程梳理、样品处置、数据处理、报告评审及生成、仪器操作使用、人员职能及协调、设备状态、试剂消耗等电子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实验室的专用仪器设备、综合管理服务设备等,集合高水平的分析测试技术、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以实验室为核心并基于网络平台的分布式、全方位管理体系。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技术及管理理念的改善与创新,实验室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建立起并不断完善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检验数据共享化、无纸化记录与办公、资源与设备集中管理、人员实时调度及量化考核,检测业务可以自动化运行,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且降低了运转成本,可促进实验室科学、高效运作和法律规范化管理,增强了实验室现阶段在国际国内科技竞争中的软实力。1 实验室信息化的条件要求 实验室网络系统,包括实验室分析仪器、数据终端等硬件设备,主要是由软件商与实验室配合,最终使实验室整个系统与内部网络集合起来从而实现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整合了资源,实现了远程数据共享,并由此带动了实验室信息化的快速进展。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的情况,对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高安全性的登录系统;严格的用户管理权限;先进、高效的网络化数据库技术;简便、快捷、易懂的用户操作界面;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查阅等准确性高;同时分析数据上传的能力;可支持计算机及其他各种移动设备;仪器分析数据易导入;实现原始记录、数据计算与判定自动化;行业标准及最新检测技术的更新;工作流程设计基于中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实现文件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统一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