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风口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

大风口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_第1页
1/4
大风口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_第2页
2/4
大风口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_第3页
3/4
大风口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大风口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 摘要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开挖而造成的超欠挖,是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它对隧道施工的质量和成本以及进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在超欠挖严重的情况下,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巫奉高速公路大风口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实行了超前导管注浆和优化光面爆破参数,以及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超欠挖,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隧道施工超欠挖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目前,在隧道施工中,由于爆破开挖而造成的超欠挖,是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它对隧道施工的质量和成本以及进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在超欠挖严重的情况下,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隧道施工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保护围岩,新奥法施工中由锚、网、喷支护和隧道洞身周边围岩形成的受力圈是主要承载部分,围岩虽然可能因开挖扰动而产生松弛破坏导致失稳,但在松弛的过程中围岩仍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对其承载能力不仅要尽可能的利用,而且应当保护和增强。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超欠挖是不可避开的,但可以控制,也就是把对围岩的损伤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使开挖的轮廓线最大程度的接近设计开挖轮廓线,尽可能的减少因超挖引起的多装、多运碴,超挖回填,或因欠挖引起的二次清除,从而达到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效益明显的目的。 2 工程概况 重庆巫山至奉节高速公路二期大风口隧道,设计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道左线全长 5005 米,右线全长 4985 米,隧道净宽 10.25m,净高 5m,设计行车速度 80km/h。隧道位于中低山台地及中低山深切谷斜坡地貌区,隧道穿越中低山山脊下部,隧道走向与山脊走向约成 79 度,区内坡陡沟深,地形复杂,植被发育,水土保持良好。隧道区大地构造部位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和第三沉降带之结合部位,属四川沉降褶皱带之川东褶皱带的一部分。 3 超欠挖原因分析 3.1 隧道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 由于隧道围岩条件极为复杂,部分地段围岩为风化的泥灰岩夹灰岩,褶皱、层理明显,岩石有明显的分层,层厚 20~40cm,且较脆,层间次生泥化软弱岩,并伴有渗水。致使隧道开挖后,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风化、掉块现象严重,从而造成了超挖。 3.2 爆破技术 爆破技术对隧道超欠挖的影响是最大且最明显的。炮眼钻孔的开口位置和周边眼间距选择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开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风口隧道超欠挖控制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