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浅析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学区健康小学赵宗荣【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应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育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培育,以保证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现状 策略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纳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育其良好的心理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知力、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进展。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偏僻农村,实在是太匮乏了,根本跟不上当今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心理需求,当今的社会化心理问题多多,学生家庭问题、学校的教育等各种新时代所出现的问题,都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的好多农村小学,并没有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列入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学校教育范畴中,有些只是在对学生的专题教育中适当设计了相应的内容,这与老师在这方面知识的缺乏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办法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讲解和疏导。下面就如今学生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一)“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在平常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现象之一: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学生说:今晚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就别进教室!”第二天早晨,果真有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逃学了。 现象之三:老师对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老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 现象之四: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五: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 20 遍,再错罚做 50 遍,依次翻番”。结果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从下午放学一直做到凌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