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软件项目度量指标介绍基本度量项持续时间偏差(%)((实际持续时间-计划持续时间)/计划持续时间)*100 (持续时间不包含非工作日)进度偏差(%)((实际结束时间-计划结束时间)/计划持续时间)*100工作量偏差(%)(实际工作量-计划工作量)/计划工作量规模偏差(%)((实际规模-计划规划)/计划规模)*100分配需求稳定性指数(%)(1-(修改、增加或删除的分配需求数/初始的分配需求数))*100软件需求稳定性指数(%)(1-(修改、增加或删除的软件需求数/初始的软件需求数))*100发布前缺陷发现密度(个/KLOC)((发布后缺陷发现总数-(发布后前测试计划本身缺陷数)/规模(KLOC)(这里的发布指开发向测试部发布)遗留缺陷密度(个/KLOC)(遗留缺陷:测试部发现的缺陷)(测试部发现缺陷数-测试部测试计划本身缺陷数)/规模(KLOC) 生产率(LOC/人天)软件规模(LOC)/总工作(人天)质量控制活动缺陷发现密度 (度量目的:建立基线,评估评审、测试是否充分提供参考)SRS 评审缺陷发现密度(个/页)SRS 评审发现的缺陷数/SRS 文档页数STP 评审缺陷发现密度(个/用例)STP 评审发现的缺陷数/ST 用例数HLD 评审缺陷发现密度(个/页)HLD 评审发现的缺陷数/HLD 文档页数ITP 评审缺陷发现密度(个/用例)ITP 评审发现的缺陷数/IT 用例数LLD 评审缺陷发现密度(个/页)LLD 评审发现的缺陷数/LLD 文档页数UTP 评审缺陷发现密度(个/用例)UTP 计划评审发现的缺陷数/UT 用例数CODE 评审缺陷发现密度(个/KLOC)CODE 评审发现缺陷数/编码阶段代码规模UT 缺陷发现密度(个/KLOC)UT 发现缺陷数/UT 阶段代码规模IT 缺陷发现密度(个/KLOC)IT 发现缺陷数/IT 阶段代码规模ST 缺陷发现密度(个/KLOC)ST 发现缺陷数/ST 阶段代码规模缺陷类型引入密度:(度量目的:建立基线,为分析能力水平薄弱环节及交付件质量提供参考)SR 缺陷引入密度(个/页)SRS 类型缺陷数/SRS 文档页数HLD 缺陷引入密度(个/页)HLD 类型缺陷数/HLD 文档页数LLD 缺陷引入密度(个/页)LLD 类型缺陷数/LLD 文档页数Code 缺陷引入密度(个/KLOC)CODE 类缺陷数/代码规模评审活动的有效性 (度量目的:建立基线,对相关评审是否充分提供参考)SRS 评审有效性(%)SRS 评审发现的 SRS 类缺陷数/SRS 类缺陷总数HLD 评审有效性(%)HLD 评审发现的 HLD 类缺陷数/HLD 类缺陷总数LLD 评审有效性(%)LLD 评审发现的 LLD 类缺陷数/LLD 类缺陷总数代码评审有效性(%)代码评审发现的 Code 类缺陷数/Code 类缺陷总数每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