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猪免疫效果的原因及对策生猪传染病一直是困扰养猪业进展的棘手问题,为了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我国在预防控制疫病方面制定出整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并在防疫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一直以来免疫注射是生猪防疫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手段,而猪瘟和猪口蹄疫的免疫注射更是预防这两大重要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国家非常重视这两种疫病的防疫并实行强制免疫,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猪场和农户虽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但免疫抗体水平仍不高,从近几年长沙市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长沙地区各县(市)区猪场和农户饲养的生猪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看,免疫合格率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探讨其免疫效果欠佳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实行措施,以确保生猪防疫措施落到实处。1 影响因素1.1 免疫抑制性因素生猪免疫后群体抗体水平始终上不来,人们多归咎于疫苗质量和免疫程序等,很少考虑机体免疫抑制,尤其是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影响机体免疫状态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1.1.1 免疫抑制性疾病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生物致病因子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V)、猪园环病毒病(PCV-2)、猪细小病毒病(PPV)、猪流感(SIV)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猪地方性肺炎(EP)等,这些生物致病因子在单核细胞与巨嗜细胞内复制,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和破坏巨嗜细胞的吞嗜功能,从而干扰和破坏机体的正常免疫机制;或者通过改变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使机体杀菌能力减弱。1.1.2 霉菌毒素或某些农药污染的饲料黄曲霉素、单端孢霉素类的烯 T-2 毒素和赭曲霉毒素 A 或某些农药都可使猪产生免疫抑制,这种作用只要在可引起典型显微病变或者慢性病变浓度时便可发生,危险的是此时猪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1.1.3 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许多重金属(铅、镉、汞、砷)均可抑制免疫应答而某些化学物质(卤化苯、卤素、农药)也可引起动物免疫系统的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以及活性细胞的破坏,进而引起免疫失败。1.1.4 药物使用不当许多药物(如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等)对 B 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有的养殖场为防治疫病而在免疫接种期间使用具免疫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或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以至影响免疫效果。1.2 免疫因素1.2.1 免疫程序不合理生猪的免疫需根据规定程序和结合本场户的实际与所使用的疫苗特性制定程序。特别是许多疫苗需加强免疫,以达到强化应答,巩固免疫效果的作用,而一些饲养户认为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