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新媒体运营在你眼中,新媒体运营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白马非马」是战国时候,公孙龙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 当然,我们把它置换成「香蕉」与「水果」可能会容易理解一些。 但是,很多人在碰到「新媒体运营」的时候却很困惑,搞不懂新媒体运营和运营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其实,只是把运营的渠道框定在了「新媒体」这样的介质或者渠道上罢了。 所以,一切其他运营工作需要的技能、技巧,或者经验之类的什么 ,新媒体运营都一样需要。 那么,做运营需要什么呢?强执行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中层以上需要有管理能力。不论是做哪一种运营,能写文案是必备技能,但写成什么样,却是可以去讨价还价的;对自己负责的模块本身要有很强的数据观念。 说这个的原因是,在面试和看简历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是否是新媒体,能把上面这三种能力表达在纸面上,又或者总结在行动中的,很少。 对新媒体运营的从业者来说,真正牛逼的不是拿着 10 万+的文章的记录来进行展示,而是对行业的适应力和跨行业的对人性的洞察。 我认识最牛逼的新媒体,没有百万粉丝,但只要是他自己熟悉的行业,一出手就知道自己写下的这篇文章能不能十万加,但他却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依旧可以维持这种嗅觉。 我最近见过好些新媒体,是把 10 万+放在简历里的,我很佩服,但它未必会成为你被录用的核心原因,甚至你不会因此而被录用。 那么,怎么去了解行业呢? 我最近面试,很喜爱问:你对音乐了解吗?喜爱吗?有学习经历吗? 可能你会误解,亮哥你之前不对专业有要求,结果面试为什么要问人家这种问题? 其实你真的误会了,因为这个问题之前,通常有另一个问题: 你来面试之前,讨论过 VIP 陪练的公众号吗? 假如你讨论过,且有心得,多半后面这一串问题是不会问出来的。 说明大家还是面试得少,而且面试反馈拿得少。 其实道理很简单: 面试官希望在面试时,与候选人沟通的并不仅仅是他过去的业绩,更是他是否能够胜任公司岗位的直接证明。 你下过厨,会做红绕猪肉,不代表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做红烧鱼或者红烧牛肉,或者红绕鸡肉。 这些菜,看起来都是「红烧家族」的成员,但是,假如你不能辨析不同食材的特点,并加以利用与改良,你用做红绕肉的方法做出来的鱼和鸡,可能就会口感发柴,牛肉却可能还没酥烂。 所以,新媒体运营要能够去结合不同企业的特点去做适应性的调整,而不是只能拿出过去的业绩。 一个优秀的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