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4 篇【篇一】 执行力的定义很简洁,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执行力最简洁也是最精辟的说明。但是正是这么简洁的执行力,却是许多个人、团队、企业所欠缺或者说是不完备的。下面我就从提升个人执行力方面谈一谈几点看法。 一、个人执行力是指每一单个的人把上级的吩咐和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没有任何借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实力。团队执行力是指一个团队把战略决策持续转化成结果的满足度、精确度、速度,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合力。 一个优秀的员工从不在遇到困难时找寻任何借口,而是努力寻求方法解决问题,从而精彩完成任务。要提升执行力,就必需学会在遇到阻碍时不找借口而是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摒弃整个吞枣式的盲目执行。有些员工把简洁重复上级团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看着是贯彻执行,似乎是上级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的忠实执行者,其实不然。把上级精神与本部门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教条式地执行,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精神,而是对上级精神的消极敷衍。 三、避开老套陈旧的之行方式。不少员工还是习惯于用开会、发文、写总结的方法抓工作,好像工作就是开会,发文就是工作,写总结就是工作效果,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用会议、发文形式支配、督促工作,显得法律规范、正统,具有权威性。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自觉不自觉地把开会、发文、写总结当成推动工作的“万能钥匙”,这导致个别基层团组织工作不踏实,只会做表面文章。 四、执行须要培育自己的自觉习惯,摒弃惰性。观念确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工作中常有的状况就是:面对某项工作,反正也不焦急要,我先拖着再说,等到了非做不行甚至是领导追要的地步才去做。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拖拉办事的工作风格,这其实是一种执行力差的表现。执行力的提升须要我们变更心态,形成习惯,把等待被动的心态转变为主动的心态,面对任何工作把执行变为自发自觉的行动。 五、执行须要加强过程限制,要跟进、跟进、再跟进。有时一个任务的完成会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状况,这主要是工作过程未管控所造成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项工作都制定进度支配,明确到哪天须要完成什么工作,在什么时间会有阶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时要自己检查安排实施的进度,久而久之,执行力也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执行更须要团队精神。大家都听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