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第一单元 商品和商品经济第 1 课时 商品考点突破考点 1 商品的基本属性探究 1:2009 年手机市场上,各个品牌的手机产品一直在 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各个品牌的手机产品一直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 场定位”体现了经济常识的哪些知识?提示:性能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体现商品的价值。“手机产品一直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体现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也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品牌注重产品的性价是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核心解读1.图示法掌握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考点 2 商品的价值量探究 2:2010 年 1 月 26 日,《科技日报》报道,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汽车、 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大战此起彼 伏,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学看,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2)根据上述原因,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说明企 业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提示:(1)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降低。其次商品价格下跌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有些商品由于竞争激烈,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价格不断下降。(2)①企业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企业来说,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够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谁就能获得较大市场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核心解读2.全面理解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 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2)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 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多。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商品数量增加,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 的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这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