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1、2 课时、反思)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从课文的详细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气。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日我们接着学习 17 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 2、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得的父与子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思索: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得?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起先。 3、划好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父亲的了不得?(指名读) 4、他(她)读的,你们同意吗? 5、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体会父亲的了不得。 ▲语言描写 句子一:谁情愿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1)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这三句问话的对话并用横线画出来。 (2) 找到这几句对话的同学请举手。指名读一读这三处对话。 (3) 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只有这样的三句话,父亲说这三句话时心情 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次是请求; 其次次消防队长挡住他时,他以为儿子有希望获救了,心情急迫; 第三次警察要父亲回家,他崩溃了。 (4) 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引读: 当有些人上来拉住父亲,说( ),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请求问—— 当消防队长挡住父亲,说( ),父亲觉得自己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急迫地问—— 当警察走走过来劝告父亲( ),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崩溃了,他问道—— (5) 这里把父亲和其他人进行一一对比,更加突出了父亲的——了不得。 (6) 父亲这三句简洁重复的问话,何尝不是饱含着对儿子的爱啊!而父亲的苦 苦坚持,源自于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动作描写 句子二: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1) 请大家集体朗读一遍这句话。 (2) 这句话中抓住了人物的哪方面进行描写呢?(动作) (3) 父亲在挖掘时,可能还会有哪些动作?(掏、搬、刨、扔......) (4) 一个“挖”字,就包含了这么多的动作!可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