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年度支教工作总结范文老师年度支教工作总结范文 转眼间,我在一中支教已经半年了。近五个月的时间让我走进了乡村小学教育的深处,了解到了他们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他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会到他们老师的酸甜苦辣 。现回顾如下: 一、入乡随俗,做个踏踏实实的老师 支教半年里,我主要承担七年级一班和二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一周 20节课),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为尽快融入这个新的集体中去,首先,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坚持集体办公,按时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与老师们打成一片,不搞特别化。 中午随班与学生一起在教室里就餐,并利用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过多的要求,平常与老师交谈从不敢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一律按学校的规矩、要求去办事;第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万滩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万滩一中老师”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老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个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容易接近!”听老师们说出这样的话,每次我都是会心地微笑着,打心眼里我为自己能够被老师们接受、理解而兴奋,为自己能够融入长沙小学这个集体而兴奋。 二、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支教期间,使我了解到农村小学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等情况,但我没有抱怨,我严格要求自己。我实行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正己”。报到第一天,在获知所教班级后,我就依据新课程标准仔细讨论教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深化细致备课(我把七年级语文教案重新进行手工备课)。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舞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舞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育制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得我的语文课很快就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课程,极大地活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