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300 字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300 字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礼仪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有礼貌的简单层次、更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身为老师,礼仪尤为重要,孩子天性好模仿,他们学习说话,待人接物,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作为孩子的老师自然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我意识到,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老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做学生的朋友,尊重学生、关怀、爱护学生。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进展。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法律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进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1、生活礼仪: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洁净与洁净;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仪容仪表: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洁净、卫生的习惯;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交往礼仪: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2.公共场所礼仪: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学习礼仪:在活动中做到会举手、会听,服从活动的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轻轻;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同伴的.演出时,能保持宁静、守秩序,结束后,会鼓掌表示感谢。请家长朋友在家庭以及生活中用和幼儿园同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跟孩子交谈,成人跟孩子之间的任何问题,都要试着用语言解决,不可以打孩子。打孩子只能说明成人本身不成长,心理不健康。更不能用语言恐吓孩子。儿童的心理在质的方面和成人不同,成人应该蹲下来跟孩子讲话,在人格上极大地尊重孩子。-------------------华丽丽的分割线------------------老师作为一份特别的职业,有其特别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示范作用无处不在,老师每天在讲台上讲课就像在一个舞者在台上进行表演,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