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钻孔前先在孔口设圆形 6~8 钢板护筒或砌砖护圈(并测出护筒顶标高,以便检测成孔深度用),护筒(圈)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 200mm,深一般为 1.2~1.5m,然后使冲孔机就位,冲击钻应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 ±20mm,开始低锤(小冲程)密击,锤高 0.4~0.6m,并及时加块石与粘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和冲程可按表 3.2 选用,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 3~4m 后,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至 1.5~2.0 m,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表 3.2 各类土层中的冲程和泥浆密度选用表项次项目冲程(m)泥浆密度(t/m3)备注1在护筒中及护筒刃脚下 3m 以内0.9~1.11.1~1.3土层不好时宜提高泥浆密度,必要时加入小片石和粘土块2粘土1~2清水或稀泥浆,常常清理钻头上的泥块3砂土1~21.3~1.5抛粘土块,勤冲勤掏渣,防塌孔4砂卵石2~31.3~1.5加大冲击能量,勤掏渣5风化岩1~41.2~1.4如岩层表面不平或倾斜,应抛入 20~30cm 厚块石使之略平,然后低锤快击使其成一紧密平台,再进行正常冲击,同时加大冲击能量,勤掏渣6塌孔回填重成孔11.3~1.5反复冲击,加粘土块及片石3.3 冲击造孔、泥浆循环清孔换浆冲击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每冲击 1~2m 深应排渣一次,并检查泥浆密度及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排渣用抽渣筒法,是用一个下部带活门的钢筒,将其放到孔底,作上下来回活动,提升高度在 2m 左右,当抽筒向下活动时,活门打开,残渣进入筒内;向上运动时,活门关闭,可将孔内残渣抽出孔外。排渣时,必须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以防亏浆造成孔内坍塌。3.4 在钻进过程中每 12m 要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如发现偏斜立即停止钻进,实行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变层处和易发生偏斜的部位,应采纳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办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3.5 清除废浆、泥渣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 0.5kg 重铁砣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可使用底部带活门的钢抽渣筒,反复掏渣,将孔底淤泥、沉渣清除洁净。密度大的泥浆借水泵用清水置换,使密度控制在 1.15~1.25 之间。3.6 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清孔后应立即放入钢筋笼,并按设计规定高度固定在孔口处,使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不向上浮起,也不下沉。钢筋笼下完检查无误后,立即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4h,以防泥浆沉淀和塌孔。混凝土灌注一般采纳导管法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