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后 练 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翡(fěi)翠 菱(líng) 角 享(xiá ng) 用 爆(bào) 竹B.薏(yì)米 掺(chān)和 馄饨(dún) 祭祀(sì)C.榛(zhēn)子 蜜饯(jiàn) 酬(chóu)劳 分(fèn) 外D.焚(fén) 化 吆(yāo)喝 厂甸(diàn) 褪色(sè)【答案】C (A 享(xiǎng) 用 B 馄饨(tún) D 褪色(shǎ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淘气 光景 万象更新 擦黑儿B.杂拌 葡萄 独出心裁 贴对联C.祈寿 通霄 截然不同 腊八粥D.寒鸦 元宵 各形各色 城隍庙【答案】 C (通宵)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推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络绎不绝。 C.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D.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得万象更新的气象。【答案】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初旬的腊月就开头了。 B.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鞭炮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C.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D.即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答案】C(A 语序不当“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B“随着炮声”;D “即使没有饺子吃”)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选段,完成 5~8 题。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