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一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测 试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学习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在推动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中的作用。 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认识新三民主义的质的飞跃和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学建议:可以通过幻灯片打出图片——孙中山和一段有关于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目的及对三民主义的总体评价的一段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一目,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的中国同盟会的建立的内容,使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本子目的重点是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关于三民主义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四步完成学习。第一步,由学生阅读教材对三民主义内容的叙述,使学生自己掌握“三民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并明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对三民主义内容的叙述,自己总结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目的。第三步,教师将三民主义的内容做成幻灯片,边向学生展示边进行讲述,要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阐述清楚,要阐释它们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力求使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三民主义。第四步,让学生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问题,在师生共同解难答疑的过程中结束本问题的学习。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其内容明确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以此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一目,教师可首先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最后结局,使学生明确: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孙中山先生为了推动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将旧三民主义进行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速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对本目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历史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将本目内容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