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4.3《大众传媒媒介的更新》素材 人民版07版必修2

高中历史 4.3《大众传媒媒介的更新》素材 人民版07版必修2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4.3《大众传媒媒介的更新》素材 人民版07版必修2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4.3《大众传媒媒介的更新》素材 人民版07版必修2_第3页
3/4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三节 大众传媒媒介的更新素材中国报刊上出现的第一条国内外专电 1874 年 1 月 30 日《申报》刊登的“伦敦电”报道英内阁改组的消息,是中文报纸上出现的第一条国际新闻电讯。1882 年 1 月 16 日《申报》刊登的由该报驻天津记者发回的一条关于法庭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电报消息,是见于报上最早的一条国内新闻专电。 《中国丛报》 《中国丛报》由马礼逊倡议,裨治文任主编,广州美商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提供经费和印刷场所,于 1832 年 5 月起出版的一份英文月刊,名为“TheChineseRepository”,中文译作:《中国丛报》,又译作《中国文库》,旧译作《澳门月报》(与林则徐编译的《澳门月报》无关)。自此开始,至 1851 年 12 月约十年间,《中国丛报》共出版 21 卷(每月一期,每年一卷,其间 1839 年 5 月迁澳门,1844 年 10 月迁香港,不久又迁回广州。)登载了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期间有关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调查资料,其中包括了中外关系和外国人在中国活动等情况,也包括了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等中国官吏的政策措施活动等记载。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同治七年(1868)七月十九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初为周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路不广。1894 年 9 月,自第 301 卷起更名《万国公报》(同治十三年),成为以刊登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至第 750 卷停刊。光绪十五年(1889)复刊,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宣传刊物,多载时事论文和中外重大政治法令,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发行量渐增,至戊戌变法时已达 3 万 8 千 4 百份。对维新派产生较大影响。光绪三十三年(1907)停刊。 《时务报》 《时务报》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重要理论刊物之一。1896 年(光绪二十二年)8 月9 日在上海捐款创办。旬刊。总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炳麟先后任撰述,并请张坤德、郭家骥、日人古城贞吉分任英、法、日文报纸译事。石印。载有论说、上谕、奏折、中外杂志、域外报译等,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强为宗旨。数月之间,风靡海内,销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张之洞以报中论说太新,频加干涉。百日维新期间,清廷允御史宋伯鲁之请,改《时务报》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1898 年 8 月8 日终刊,共出 69 册。由汪康年改办为《昌言协》。 《民报》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4.3《大众传媒媒介的更新》素材 人民版07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