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得时代背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得时代背景 党得十八大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以独立篇章全面加以论述,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主要就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当今世界得进展实践与进展理念就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得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进展模式所带来得危害,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得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挽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走得就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得现代化道路。但就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得弯路。并不就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而就是这条路就是一条死路。当今得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得 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 60%得能源与 40%得矿产资源。我们人口占世界得 22%,假如走西方得工业化道路,就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得资源。专家测算表明,假如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得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假如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把目前可开采得全部后备石油采出来,也只够用一年零三个月[1]。 (二)中国得国情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得现实基础 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得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得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得严峻形势就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得现实国情。 从资源来讲,我国并不就是一个地大物博得国家。国土面积得 65%就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得影响,33%就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得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或生活[1]。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得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得 1/4—1/2。一方面就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就是有限得资源存在存在浪费得现象。 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流得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污染、危险废物、空气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与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与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得瓶颈因素。 我国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得进展环境,所面临得资源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