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挑战与未来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挑战与未来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截至 2025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 53.7%,城镇化成为拉动我国经济进展的主要动力,也成为当前及未来我国进展的主要趋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展走的是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传统城镇化进展路子,物质资源消耗过快,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堪忧,生态可持续进展能力等问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人士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以往城镇化暴露的问题,并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1],[2],[3],[4]。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要“以人为本”走一条质量型的城镇化道路。主要体现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之后,要不影响城镇的人口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并由过去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更关注城镇中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转变,由过去一味追求空间无序扩张建设向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转变,由过去偏重经济效益向协调经济、资源、环境关系转变,实现城镇的可持续进展。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进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5]。它的实际内涵是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为宗旨,以绿色进展、循环进展为基本途径和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实现全面可持续进展,最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事实上,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逐步转变过度消耗资源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进展模式,不断改善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质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由此可见,推动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审视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和挑战 早在 202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随后 2025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5―2025 年)》中也多次指出走城镇化道路要坚持生态文明原则,不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从生态文明角度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可持续进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