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39 页例 1 及练习。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简便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2 在探究、发现和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育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中简便计算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我们做凑数游戏。 (1)老师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使两个数的和是整百数。 师:我说 59。 生:我说 41。 师:59+41 等于―― 生:100。 师:375。 生:25。 师:375+25 等于―― 生:400。 (难度可逐步加大,也可以学生说老师接或学生说学生接。) (2)接下来换个游戏规则,你们说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数。 师:我说 173。 生:我说 73。 师:173-73 等于―― 生:100。 师:265。 生:65。 师:265-65 等于―― 生:200。 (依照前面的方式,适当变换说数与接数的对象。) 2 下面我们口算几道题(课件出示口算题)。 第一组:76-3-7= 85-4-6= 158-20-80= (指名学生快速口答,边答边用课件出示结果。) 第二组:76-(3+7)= 85-(4+6)= 158-(20+80)= (学生口答,课件出示结果。) 问:你们喜爱哪一组的算法?为什么? 〔引导比较两组题中对应题目的异同,如 76-3-7 与 76-(3+7)〕 师:同学们都喜爱减整十、整百的数,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这就是减法中的简便算法。(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解决问题,探究规律 1 教学例 1。 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是啊,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你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他在旅行之前要阅读《自主旅行指南》,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助解决。(多媒体出示例 1:一本书一共 234 页,李叔叔昨天看到第 66 页,今日又看了 34 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请同学们说说,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算式?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老师巡视,留心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 (小组汇报)说说你们小组这样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板演。(以下是可能出现的算法,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