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适用专业: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专业必修课。该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所含专业。本课程主要培育学生具有计算机组装、系统设置、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国家“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能力,让学生毕业后不需要企业另外对其培训就能上岗。本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1.2 设计思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本课程主要培育学生具有计算机组装、系统设置、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是计算机售后服务岗位最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应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经过课程建设小组同联想、国储电脑城等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多次深化、细致、系统的分析,依据计算机售后服务岗位群→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际的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教学项目的思路,将整个教学设计成 11个典型工作任务和综合实训项目。些典型工作任务主要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同时融合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CompTIA A+、联想技术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综合实训过程中利用本地市场及企业资源,派遣学生走访本地市场,走上企业工作岗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训练,实现课堂、实训基地及工作过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纳递进式编排模式。如:先认识和安装维护单个设备,再对单个设备进行整体安装,再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进行安装,然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设置,最后是对系统整体维护。本课程建议总学时为 24 学时,2 学分。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在认知和实际操作上,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计算机拆装、系统优化、故障诊断和排除、对等网络组建的基本职业技能,并提倡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育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