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造价控制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造价控制 摘 要: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程造价控制实践,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各个企业的进展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份额,所以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就显得很重要。如何将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存在着哪些问题,将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文章就这一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在建设项目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最终导致工程投资严重失控。由于工程造价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阶段可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要动态、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造价,就必须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每一步都加强控制。 1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主要是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讨论,确定投资估算,最终编制设计任务书。在这一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在我国由于体制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人们普遍忽视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项目前期这一造价形成、定位的源头缺乏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在决策阶段最重要的是做好可行性讨论,这项工作做得好,投资和效益就能够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否则,投资多,见效少,造成投资失控和浪费。目前,有的项目的立项,业主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可行性讨论缺乏科学论证,可行性讨论不真实,或假报工程使用功能骗取上级批准,实际上把可行性讨论变成了可批性讨论,给项目以后的顺利运作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导致项目后续资金不足而不得不延长工期,使项目无法按期投入使用,达不到预定的经济效益,甚至成为竣工无望的胡子工程。因此,为了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 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将建设项目从筹建到实施全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回笼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建立与项目法人制度相配套的监督机制,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共同设立监察组,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1.2 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避开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使设计任务书更具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