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混凝土的干缩论混凝土的干缩 摘 要:混凝土处于未饱和空气中,由于水分散失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称为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干缩),本文讨论了混凝土的干缩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干缩;影响;因素 Abstract: Concrete is not saturated air volume due to the loss of water caused by contraction, known as drying shrinkage of concrete (shrinka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shrinkage of concrete. Keywords: concrete; shrinkage; influence; Factors 混凝土处于未饱和空气中,由于水分散失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称为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干缩)。干缩是一种体积效应,但在结构设计中,一般只考虑长度方向的变量。所以通常以干缩的线应变(称干缩率)表征干缩变形的大小。本文讨论了混凝土的干缩问题。 1.混凝土干湿行为特点 混凝土干燥后,产生收缩变形;若再放入水中或较高的湿度环境内,将发生膨胀;但并非全部初始干燥所产生的收缩,都能为膨胀所恢复,即使长期置于水中,也不可能全部恢复。因此,干缩可分为可逆收缩和不可逆收缩两部分。不可逆收缩部分,在继续干缩潮湿循环过程中不再产生。由于不可逆收缩部分的存在,使经过第1 次干燥一再潮湿后的混凝土的后期干燥收缩减少,改善了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2.混凝土干缩机理 混凝土干燥时的体积变化,不等于失散水的体积。混凝土干缩是由于其中硬化水泥浆中的毛细管失水及失去 C-S-H 凝胶内的物理吸附水时而造成的。据估算,完全干燥的硬化水泥浆体,干缩率可达 10000×10-6,实际已测得值为 4000×10-6;混凝土中骨料可认为不产生干缩,混凝土的干缩率大约在(200~1000)×10-6 范围内。混凝土的干缩实际上是水泥石的干缩。 2.1 毛细管失水造成的水泥石收缩 干燥初期,大孔与大毛细管(r>100nm)失水。在水泥石含水量减少的同时,体积不会减少,即不收缩。这个干燥阶段相当于干燥恒速期。 大毛细孔内的水,除了孔壁上吸附结合水外,都是自由水。周围空气为任何相对湿度时,这些自由水都可以蒸发。因为半径大于100nm 的毛细孔中的饱和蒸气压,实际上与平面上的饱和蒸气压没有差别。 2.2 水泥石中水化物失水造成的收缩 如前面所述,产生弯月面的毛细管中的水,随着干燥,弯月面半径变小,毛细管压力增大,从而产生收缩变形。但是,当相对湿度低于 40%~45%时,弯月面已不稳定,毛细管压力不能继续存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