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寒地水稻反常现象产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谈寒地水稻反常现象产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摘要:对寒地水稻生产中出现的倒伏、早衰、贪青、早穗等反常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寒地稻作;反常现象;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生产属寒地稻作区,水稻是这个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产实践中,水稻常常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对进展水稻生产十分不利。 一、水稻反常现象的含义 水稻反常现象是由于品种选用不当或是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栽培目标正常生长不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主要表现为倒伏、早衰及贪青与早穗等。 二、水稻反常现象产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倒伏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发生较多的一种现象,倒伏越早,倾倒角度越大,对产量的影响就越严重。 产生原因:倒伏分为根倒与茎倒。根倒是由于水稻植株常期处于深水中,根系发育不良,发根较少,扎根浅,根部支持力较差,稍受风雨侵袭,极易发生平地倒伏。另一个是茎倒,由于茎秆基部细胞纤维素含量少,细胞壁变薄,细胞间隙大,组织结构松软,茎秆不壮,负栽不了上部的重量,且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从栽培管理角度分析产生倒伏的原因,主要是耕层浅,灌水过深,插植过密,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不好。再就是肥水管理不当,片面地重施氮肥,分蘖期生育过旺,拔节长穗期叶面积大,封行过早,造成茎秆基部节间徒长。 预防措施:科学灌水,要依据水稻各生长发育期对水分需求的不同,实行浅水插秧,寸水分蘖,分蘖末期晒田。三江平原各水稻区本田灌水的原则是:插秧时保持花达水,插后灌苗高的三分之二护苗返青水,分蘖期灌寸水,分蘖末期排水晒天三到五天控制无效分蘖,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减数分裂期)遇低于 17℃的低温灌深水十五到二十厘米护胎,灌浆期保持寸水,以后干湿交替,收割前三十五天断水。在保证水分需求前提下,还要使土壤内有足够的氧气含量,促使根系生长强大,长期灌深水易使水稻发生水稻细菌性茎基腐病和倒伏。合理稀植,依据品种的分蘖能力来确定栽植密度,确保地下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地上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通风透光。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茎秆充实强壮,控制基部节间伸长,进而增强抗倒伏的能力。氮肥要早施勤施,切忌中后期氮肥用量过大,造成田间水稻长势过旺,加重水稻病害、倒伏现象的发生。搞好秋整地,在水稻收获后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