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引领信息消费软件产业引领信息消费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已过去的 2025 年,我国软件产业延续了从 2000 年以来的高速增长,2025 年前十个月已经超过了 2025 年全年的水平。整个产业的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25 年前十个月的收入达到 2.53 万亿,上年是 2.48 万亿,同比增长仍然高达 24.1%。截止到 2025 年 10 月,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数达到46829 家。全国软件产品登记累计总量突破 20 万。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把扩大促进信息消费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围绕扩大信息消费,从软件产业的角度看,我们分析提出了三句话:第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信息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软件是信息消费基础;第三,软件是信息消费的引擎。信息消费离开软件基础就难以成为信息消费,所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本身就是信息消费的扩大和促进进展的重要发动机。可以看到,APP 应用出现爆炸式增长、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正在让移动支付、个人消费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规律叫做边际效应递减,任何物质产品消费,消费越多,带来的体验就越差,最后几乎为零,这是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而和物质消费相对应的信息消费是完全不同的,信息消费带来的是增长,是边际效应的递增。2025 年 OECD(经济合作与进展组织)提出了 KBC 概念,即知识资本,KBC 的四大要素,包括软件、研发、设计、品牌。 软件包括息技术服务,在 KBC 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几个视角来看下一步的趋势。 从集成电路技术来看,芯片正在变成固化的软件。摩尔定律已经出现了“天花板”。下一步有两个方向:一是后摩尔时期的多功能的融合,另一个方向就是摩尔定律的更小化。我们看到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软硬件的划分准则、边界准则失效。边界模糊、芯片和芯片软件、软件收益的比重将超过芯片本身。芯片软件包括底层驱动程序,监控程序,标准应用接口等,还包括操作系统,甚至部分基础应用软件。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相互渗透,软件将从被动跟随芯片升级,进展到主动引导芯片的产品定义。 从软硬件关系来看,软件正在定义世界。计算机产业的主导位置在新的形势下已经发生了变化,软件开始主导硬件,在 IT 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 IT 服务,而下游是通常感触最真实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