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背景分析 全校性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素养教育,培育复合型高级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一步和素养教育的加强,完全全学分制的实行,选修课在一个学生的培育计划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网上选课系统的出现使同学们可以更加自主、便捷、准确的进行选课。但是,现行的选课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什么课程容易拿学分选什么,别人选什么我选什么,哪一类课程还缺多少学分不清楚,甚至有的为凑学分随便选几门课或者干脆让别人代选,完全不顾自己的爱好爱好,个人所长,完全不顾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无先修课程等,导致了选课的混乱。这种现象在低年级比较突出,在高年级也存在。并且,随着选修课比重的加大,这种情况将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重要是由于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培育计、可选课程等信息了解得不够导致的。虽然学校也刊发了相关的手册,网上也可以查询,但由于范围太大,科目太多,看或查的人并不多。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大家可以更合理的进行选课,也使得选修课能更好发挥其作用呢? 本“选课指导系统”就是针对此目的而开发的一种软件。该系统放在学校服务器上,学生在选择选修课前,可以上网进行查询。用户(学生)输入其学号与密码后,系统便调出其所有相关信息,涉及已修课程、已修课程的成绩、专业培育计划、全校性可选课程,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到一些可行的方案,供用户参考,并提出合理建议。2 用户需求分析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系统应当从同学们切实利益出发,为同学们提供快递,准确的信息查询服务,并提帮助指导功能。 用户需求分为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2.1 信息需求分析系统可认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应当涉及:1. 选修课成绩信息:以往各学期所有选修课的成绩,不及格者应特别标记; 2. 选修课的类别信息:以往各学期所有选修课应归属哪一类(共六大类:自然科学类、文化素养类、跨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不同学院也许有些不同).3. 已修学分信息:每一类已修的总学分; 4. 还需修学分信息:每一类还需修的总学分; 5. 专业培育计划信息:各专业各学期的教学安排信息; 6. 课程信息:涉及课程的学分、学时、机时、先修课、老师、授课内容、类别、开课单位等信息; 选课范围信息:提供下学期每类课可选修的范围,应注意是否与必修课冲突,是否有先修课等细节。2.2 功能需求分析从功能上讲,系统应当可认为用户提供以下几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