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理论部分思考题1、简单轧制过程得条件,变形区及主要参数有哪些?答:简单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同,且均为主动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她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与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本身得力学性质均匀。 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与出口截面之间得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得区域 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得圆弧。(2)咬入角 α:咬入弧所对应得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得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 R。(5)轧件轧前、后得厚度 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善咬入条件得途径。答:由 α≦β 应使 α↓,β↑ 1、减小 α 方法:由 α=a 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 2)增大 D. 生产中常用方法:3)采纳开始小压下或采纳带有楔形端得钢坯进行轧制得方法 2、提高 β 得方法:轧制中摩擦系数主要与轧辊与轧件得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得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得大小有关1)改变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降低,实行低速咬入。3)改变润滑情况等。3、宽展得组成及分类。答: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4、前后滑区、中性角得定义。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得分界面对应得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5、确定平均单位压力得方法,说明。答:(1)理论计算法:它就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用计算公式确定单位压力.通常,都要首先确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得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得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得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与图表法:根据大量得实测统计资料,进行一定得数学处理,抓住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到建立,M、D 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