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的应用研究摘要:氟哇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结构新颖、抗菌谱广、作用强的化学合成药物。本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的作用达到甚至超过现今临床应用的其它新型抗菌药物。不仅对解决临床上常见的敏感菌感染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目前正在不断增加的耐药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亦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眼科的应用进行阐述。关键词:抗菌药;眼科;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治疗对象系住院或门诊诊断为急性及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急性睑腺炎及泪囊炎患者 318 例,并经细菌学检查证实。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男性 189 例,女性 129 例;年龄 15~67 岁,平均 37.8 岁。治疗组中急性结膜炎及亚急性结膜炎 152 例、角膜炎 43 例、急性睑腺炎 2 例、泪囊炎 3 例、合计 200 例。对照组中急性及亚急性结膜炎 80 例、角膜炎 34 例、泪囊炎 2 例、急性睑腺炎 2 例,合计 118 例。两组病情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1.2 方法临床确定治疗对象后,随机选择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以 0.3%氧氟沙星滴眼液(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50298 );对照组给以诺氟沙星滴眼液(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2021099)。给药方法均为每天 6~10 次点眼,每次 1~2 滴,泪囊炎患者配合泪道冲洗。疗程 7~15 天。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生素局部和全身给药。1.3 临床检查用药前检查包括用药及眼病史、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记录眼部感染症状及体征(充血、分泌物、角膜浸润、角膜溃疡大小、荧光素染色、眼疼、畏光等);获取结膜囊或角膜溃疡处标本作细菌学检查。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并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4 临床注意事项(1)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药物滥用,疗程不宜过长,特别是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做到及时停换药物,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2)如病情许可,尽量采用口服给药,口服宜饭后或睡前进行,静脉给药滴速不要过快。(3)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以老年人多见,因此,老年人应慎用并减量使用。(4)因软骨毒性孕妇及小儿禁用, 16 岁以下患者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如必须应用宜暂停哺乳。(5)为避免光毒性,用药期间应告之病人尽量避开阳光的直接照射或人工紫外线的照射。(6)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有抽搐或癫痫病史、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应慎用。1.5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