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三中教育信息化-进展计划为加紧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方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依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全方面实施素养教育决定》、《泰安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展计划》和《山东省一般中小学基础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等文件所提出工作任务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进展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进展观念、创新进展模式、提升进展质量,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蓬勃进展,以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及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为关键,以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化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统筹计划,分步实施,重视实效,着力培育我校进展信息化整体优势,为深化课程改革、全方面推动素养教育、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加紧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二、基础标准 1、统筹计划、适度超前。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前瞻眼光和改革思绪,从总体需要出发,适度超前计划做到科学论证、统筹计划、统一标准,预防反复建设,避开浪费,提升整体效益。 2、分批投入,软、硬件并重。依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法进行建设。在统一计划指导下,分步实施,分批投入,加紧建设步伐。同时,重视软件投入,使软件投入百分比逐步上升,努力使软件和硬件投入百分比逐步靠近1:1。 3、应用为主,资源共享。充足实现资源共享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目标,应用水平和效果是信息化水平直接表现,坚持以应用为关键,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做到资源共享。 4、加强培训。主动开展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开设老师切实需要培训课,深化提升我校老师尤其是青年老师教育技术能力。三、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基础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校园信息化领导力、学科老师教育技术能力深化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进展成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更为普遍,数字化教学资源愈加丰富,教学质量增加方法不停优化;信息化队伍技术支持和应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教育信息化评价机制不停完善,制度体系愈加健全,基础形成我校特色教育信息化进展模式。(二)具体目标1、依据泰安市“一般中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要求,-逐年、分批更新专任老师人手一机和“班班通”配置,下六个月年完成生机比 12:1 网络教室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