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意义。2、在经历探究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并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了解零次幂及负整数次幂的意义。重点与难点: 重点:同底数幂除法的计算。 难点: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投影胶片 1)内容为课本 P19 第一段内容。 学生活动: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根据题意不难得出,需要这种杀菌剂(1012÷109)滴。老师提出怎样计算(1012÷109),根据乘方的意义和除法运算可得出:1012÷109=103,也可以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得109×10()=1012 。二、探究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法则 (出示投影 2,内容为课本 P19 做一做)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举手抢答以上 3 题的结果,理由讲利用乘方的意义和除法运算或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都可以。 板书:108÷105=103 ,10m÷10n=10m−n,(−3)m÷(−3)n=(−3)m−n。 老师提问题:观察以上三个等式,你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等式或语言表示这全规律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达成共识后让学生回答。老师明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用式子表示为:am÷an=am−n。引导学生验证这一法则,并指出:由于除式不能为 0,所以规定这里的 a 不为 0,记作a≠0 且 m、n 是正整数,m>n。老师:你能用语言描述这一法则吗?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三、做一做1、 (出示投影 3,内容为 P20 上的例 1)学生活动:1、2 题让学生抢答,3、4 题在练习本上做,让两位同学板演,老师根据情况订正。指出:运用同底数幂相除的整体作为一个底相除后,再利用积的乘方法则。第4 题被除式的指数是(2m+2)不要误以为是 2m。四、探究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的意义 (出示投影 4,内容为课本 P20 上的想一想和猜一猜的内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猜一猜上面的括号填入什么数。此问题较难,引导学生观察幂的值变化指数怎样随着变化,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幂的值每缩小为原来的110 ,指数就随之减少 1。达成共识后,老师板书:101=10,0.1= 110 =10−1,0.01= 1102 =10−2,0.001= 1103 =10−3。 老师归纳:我们规定:a0=1(a≠0),a− p= 1ap (a≠0 ,p 是正整数)。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 0 次幂都等于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