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应力混凝土按施工工艺分为: 先张法 与 后张法 。2、预应力结构按预应力度分为: 全预应力砼结构 、 部分预应力砼结构 与 普通砼结构 。3、预应力筋得种类有: 高强钢丝 、 钢铰线 、 高强钢筋 。4、预应力结构得锚具分为: 一类锚具 、 二类锚具 。5、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截面得破坏形态: 适筋破坏 、 超筋破坏 、 少筋破坏 。6、受扭构件包括两类: 平衡扭转构件 、 协调扭转构件 。7、体外预应力结构得转向块包括: 块状式转向块 、 底横肋式转向块 、 竖横肋式转向块 、 钢鞍座式转向块 。 8、常见得非预应力筋包括: 碳纤维 、玻璃纤维与阿拉米德纤维。1、简述预应力度得定义。答:1)基于抗弯承载力得预应力度得定义(PPR)(8),其中表示由预应力筋提供得抵抗弯矩;表示由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共同提供得抵抗弯矩(3)2)基于钢筋拉力得预应力度得定义(PPR)(3),对于无明显屈服台阶得钢筋时:3)基于消压弯矩或消压轴力得预应力度得定义(PPR)(2)其中:(或)表示消压弯矩(或消压轴力),即将控制截面受拉边缘预压应力抵消为零时得弯矩值(或轴力值);(或)表示使用荷载(不包括预应力)下控制截面得弯矩值(或轴力值)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预应力钢筋得要求(8)(1)高强度;(2)(2)较好得塑性;(3)(3)较好得粘结性能;(3)3、先张法、后张法得主要施工工序。(8) 先张法: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筋到预定长度后,将预应力筋固定在台座得传力架上,然后在张拉好得预应力筋周围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得强度后切断预应力筋。由于预应力筋回缩,使得与预应力筋粘结在一起得混凝土受到预压作用;(4)后张法: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先浇筑好混凝土构件,在构件中预留孔道,待混凝土得强度达到预期强度后,将预应力钢筋穿入孔道,利用构件本身作为受力台座进行张拉,在张拉预应力筋得同时,使混凝土受到预压,在张拉端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在孔道内灌浆,使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形成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准确定位,并与普通钢筋一起绑扎形成钢筋骨架,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利用构件本身作为受力台座进行张拉,在张拉预力筋得同时,使混凝土受到预压,张拉完成后,在张拉端用锚具将预力筋锚住,形成无粘结预应力结构。(4)4、预应力损失得分类,减少第二类损失得措施。(8)(1)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内缩与分块拼装构件接缝引起得应力损失;(1)(2)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