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讨论张瑞芝(中国矿业大学工程管理讨论所,徐州,221116)【摘要】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对数字城市三维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三维建模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求。BIM 技术的进展为数字城市三维模型建立提供了更精确的手段。文章通过分析 BIM 与 GIS 区别,从数据组织、应用模型等方面探讨 BIM 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城市;GIS1 引言“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1]。数字城市代表了城市信息化的进展方向,是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既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也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2 三维建模技术现状城市三维仿真模型是地表及以上景观的一个三维计算机模型,它不仅包括地面的描述,而且包括建筑物等目标体的描述。城市三维仿真模型使得人们对城市景观现状和规划设计的描述摆脱基于二维地图和三维实物模型的表现方式,代之以计算机辅助的三维立体表现形式,使得决策者、设计师和用户对城市景观现状和规划设计蓝图有生动、直观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拓宽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的视角,使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设计更加科学化,为城市建筑结构调查、绿地位置设计、道路规划、噪音传播和污染讨论等提供有益帮助,对于城市可持续进展讨论有重要意义[2]。目前建筑物三维建模的一般流程如图 1 所示。三维空间数据的猎取,实质是空间定位数据的采集。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编辑,三维几何模型是纹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载体,也是数码城市 GIS 提供各种定量空间解析分析能力的基础。建筑物表面纹理数据主要用于提供逼真的视觉标识,增强对建筑物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空间关系的感知和识别。可视化技术的运用,用于增强用户与数据模型之间的交互操作性能,尤其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使得用户沉醉于三维的场景中与模型数据直接进行交互操作[3]。图 1 建筑物三维建模一般流程三维建筑物信息的猎取与建模是城市建模的主要内容。在虚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