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控、预防和预警管理制度1、危险源监控生产系统采纳集中火灾报警形式。该系统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和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报警探测点组成。负责监控生产过程中火灾等的突发事故情况。此外,为了便于管理和观察厂区全貌及监视危险场所的主要生产设备、操作环境安全性,分别在焦化分厂、甲醇分厂、电厂设工业电视系统,中控室可直接观察现场火灾情况,可实现多媒体电视监控报警平台。对运输车辆实行定位跟踪,并按时汇报车辆运行情况。公司所有危险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监控。远程控制生产预警系统项目的建立实施,有效地对危险源进行了实时运行数据监控和视频监控,在第一时间实行预警通告,完全体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2、危险源监控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项目对主要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项目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主要危险源,是指在危险源明白卡上所规定的危险源。第三条存在主要危险源的部门,其部门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第四条对主要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环保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第五条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二)主要危险源明白卡;(三)主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六条对新产生的主要危险源,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当及时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备案;第七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主要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第八条安全环保部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对从业人员应当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实行的应急措施(可根据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实施)。第九条安全环保部或现场负责人应当将主要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第十条各施工单位应当在主要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主要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各施工单位应当对主要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监控,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并记录在案上报机械部和安全协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