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亟需新一轮“安全运动”安保部学习材料(2025)第 5 号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发达国家在事故高发期发起了各自的(第一次)安全运动。美国公路安全运动,导致新的联邦机构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诞生和联邦安全性能标准的颁布。日本自发布《第一次交通战争宣言》后,又在工业生产领域开展“5S”即“五常法运动”,发起“零事故运动”,增强了国民的安全意识。美国、日本的全民运动经验,引来事故多发国家的仿效。欧盟的道路安全运动,英国的工作场所“注意脚下”安全运动,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在进入事故高发期后,政府、媒体、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安全,各方力量共同交汇成一场安全运动。这场有别于唤醒安全意识、突出安全技术的安全运动,被企业界称作是“新安全运动”。“新安全运动”旨在提倡新的安全观:安全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第一位的大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第一部门;安全是人力资源、投资管理、运营流程等一切经营管理行为的否决标准;所有事故都可以通过管理预防;事故预防可以产生效益,安全是最大的财宝,人的损害是最大的损失;管理人员对于事故预防有直接责任,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管理大师德鲁克在过去半个世纪里,谈得最多的是“责任”。本书的两位作者,作为报纸经营管理专栏专职撰稿人和世界 500 强企业 Sinopec 开展国际合作的安全管理干部,同样深切地感受到,落实责任是一切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不二法门。开展新安全运动,就是要从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开始。① 物的安全状态:为了论述简洁,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将用品、设备等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生产对象和厂房、场地等生产环境通称为物。物的安全状态是与人的安全行为下相对应的概念,是安全管理的基础。② 本质安全,又叫本质化安全、安全本质化、本质安全型等,意思是本质上是安全的。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即使出现人为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的安全状态。广义的本质安全还包括人的安全行为,指从业人员处处根据标准、规程作业,消除事故风险,和物的安全状态一起构成“人—机”系统的安全。一、企业安全,谁该负责?根据新的安全观,政府、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害共同体,安全生产维系着三者的利害关系。政府对大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的和谐进展负责;SA8000 标准 代表未来,企业在现代意义上也是公民,要承担社会责任,制造绿色利润;员工要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