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顶上”故事引领帽业进展丰富“顶上”故事引领帽业进展 北京王府井大街 1 96 号,是一家有着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帽店——盛锡福。 小帽子,大品牌,凝聚的不仅是几代人的矢志不渝,还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烙印,折射出盛锡福人不断创新的魄力。 作为盛锡福如今的掌门人,董事长李家琪先生在过去 40 多年里致力于促进帽业进展,推广冠帽文化。在他看来,盛锡福的成功有三个秘诀:弘扬传统、勇于创新、坚持不懈。 冠帽文化,“戴戴”相传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寸土寸金的东四北大街的盛锡福店内别有洞天,因为那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中国帽文化博物馆。 不同于陈列馆或是展陈馆,李家琪希望打造一个既能宣传品牌文化,又能展示我国丰富冠帽文化的平台,于是,2025 年,中国帽文化博物馆建成。 “作为中国帽业的百年老字号,宣传和保护中华传统的冠帽文化,是盛锡福的责任和义务。”李家琪说。 博物馆虽小,但内容丰富。在 200 多平米的博物馆中有四个主题大厅,分别展示盛锡福的进展历史、皮帽制作技艺、56 个民族的帽文化,以及古代冠帽历史。时至今日,博物馆已经接待过官员学者、企业同行、学生游客等不同团体。每当有顾客进店买帽,业务员总是会热情地请他们参观,并主动讲解博物馆中陈列的大量文物、史料和样品。 “在我国五干年的历史中,冠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在古代,帽子是权贵的象征。”盛锡福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傅蔷介绍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打造出一个专业的行业博物馆。”她说,为了推动帽文化博物馆讨论,盛锡福已经跟一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创作成果搬上讲堂,进一步推动盛锡福制帽工艺的传承和我国冠帽文化的讨论。 敢为人先创新经营模式 帽文化博物馆并不是盛锡福第一个为人赞扬的创新之举。回顾其进展历史就会发现,自创立之初,盛锡福的品牌中就蕴含着敢为人先的基因。 1911 年,创始人刘锡三在洋行林立的天津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帽子品牌。 1936 年,盛锡福在政治中心北京开办分销处,并在盛锡福帽庄25 周年纪念册的封面上醒目地印制着“进展中国国货,努力本国工业”的口号。 1956 年公私合营,为号召领导人“复兴老字号”的号召,盛锡福建立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并将本土化的经营理念延续至今。 1993 年王府井大街改造之时,只有工厂没有店的盛锡福经历了艰苦的五年,此前高枕无忧的老字号需要主动去寻找销售市场。经历过这段岁月的李家琪感触尤为深刻,那段奔波于各个商场之间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