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消防管理规定第一部分 火灾事故调查基础理论 一、燃烧原理1.掌握燃烧的本质特征答: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2.掌握燃烧必备的条件答:燃烧的发生和进展,一般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二、燃烧过程1.掌握燃烧的基本过程答:一切物质燃烧都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先是氧化剂和物质的分子互相接触而开始缓慢的氧化反应,温度不断地升高而达到自燃;然后是连续的燃烧阶段。2.了解气体、液体燃烧的历程答:可燃物质受热后,因其聚集状态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气态或蒸气态的物质进行的燃烧;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后蒸发为蒸气,蒸气受热后再发生热分解、氧化,温度达到自燃点再燃烧的过程。3.掌握固体的燃烧历程答:固体物质受热分解或熔化,蒸发变成蒸气进行燃烧。4.了解物质的燃烧产物答:'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叫做燃烧产物。其中,散发在空气中能被人们 看到的燃烧产物叫做烟雾。实际上烟雾是由浮游在空气申的微小固体颗粒、微小液滴及气体。5.掌握木材的燃烧过程答:木材开始受热时,先蒸发掉水分,析出不燃气体,以后外层开始热分解出可燃的气态物质,以氢气和甲烷气为主,同时放出热量,开始剧烈氧化,直至出现有火焰的燃烧。当木材热分解完以后,有火焰的燃烧停止。而进人木材的无焰燃烧阶段。6.掌握根据烟的特征推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答:在火灾调查时可根据烟雾酌特征推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烟的流速是根据当时的温度高低和燃烧速度的快慢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是:在平面上流动时,垂直方同流动肘,流速大约为 3 一 5m/s。在此场的烟雾中能见物体的最大距离。是和用减光系数表示的烟浓度大体上成反比。也就是说烟雾浓度增加 1 倍。能见距离将减少二分之一。7.掌握物质燃烧时释放的几种有毒气体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答:一氧化碳 5000ppm 时经过 20-30 分钟有死亡的危险,10000ppm 吸入数次后失去知觉,1-2 分钟死亡;二氧化碳 500ppm 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氯化氢 10ppm 时强烈地刺激鼻子,不能坚持 30 分钟以上,50ppm 短时间内能坚持信极限数,1000ppm 有生命危险;硫化氢 200ppm经 5-8 分钟,强烈刺激眼睛、鼻子和气管,500-700ppm,经 1 小时,严重中毒,1000-3000ppm,致死;氮氧化物,60ppm 短时间内气管感到刺激,100ppm 短时间内刺激气管、咳嗽,继续作用对生命有危险,250ppm 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