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析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析 摘要: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育目标的提出,对会计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实务能力入手,分析目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实务能力培育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关键词:会计实务能力 实践教学 会计信息化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不具备系统性 调查显示,不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依旧根据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安排,没有考虑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影响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也仅局限于会计信息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及供应链管理内容则涉及较少,实践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总账系统、财务报表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等模拟性实验。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实践教学内容反复演练的是虚拟的某个制造企业某一时期的某一部分业务,没有考虑部门之间、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如采购、销售、存货管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的有效运用,达不到有效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采购、销售、存货管理模块实验操作比较复杂,不好把握,根据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业务资料难以获得和实施。 (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目前既懂会计知识及管理理论又懂信息化知识的老师比较缺乏,是制约许多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提高的重要因素。以我校为例,目前从事会计信息实践教学老师所学专业均为计算机专业。应该说,这些老师对数据库程序代码的编写、软件系统分析过程、软件系统架构、应用软件操作都非常熟悉,但对会计知识了解不够深化,在开展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时,极容易把这门课程上成计算机专业课程,重点往往侧重讲授计算机知识,而并不是将计算机作为信息化工具重点讲授会计的业务处理。此外,他们对于会计业务流程处理并对其进行改造、厘清会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式感到力不从心。而会计专业毕业的高校老师,对利用会计准则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比较熟悉,但是计算机理论与实践基础不够扎实,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的实现过程。 (三)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健全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进展对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