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展,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越来越明显,二者之间的差异给企业的进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效应,我们应该认识到二者的差异进而进行协调,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推动税务会计的进展和税法的良性互动、共同进展、能给我国的会计和税收模式的选择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在分析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二者不同的基础上,认识到分析二者差异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二者差异协调的建议,以期实现我国会计和税收的良性进展。 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所起的作用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的内容要求,针对各种经济业务作出的具体规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二者在很多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协调这种差异,使二者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源。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经历了从统一到差异再到协调的动态进展过程,合理协调二者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及税法的模型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二者关系的协调有利于企业能够正确地执法,履行纳税义务,减少纳税风险,使企业免于受到处罚;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利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另外,能够正确的认知会计和税法在相关方面的不同规定进而进行会计处理,也能使企业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实现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进展。 一、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二者的差异 1.二者的目标存在差异 税法是以法律形式将一国的税收制度确定下来,税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会计的主要目的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管理部门、股东、贷款人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因为会计和税法的目标不同,所以在一国的税法和会计准则制度设计和制定的层面,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制度内容必定存在差异。 2.税法和会计的形式特征存在差异 由于会计和税法的目标不同,会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