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讨论综述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讨论综述 【摘要】公允价值信息是新会计准则所产生的主要增量信息,但 08 年的金融危机大大冲击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信任,公允价值信息是否还具有具有价值相关性瞬间成为热点话题。本文概括论述国内外主要的关于公允价值相关性的文献,分析并为我国相关讨论者和准则制定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公允价值 价值相关性 IFRS13 一、公允价值及价值相关性概述 2025 年 5 月 IASB 发布的 IFRS13 为 IFRS 体系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提供了统一的框架,该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当日,市场参加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将要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要支付的价格,也可指脱手价格。该定义强调了公允价值的相关性。Barth 认为价值相关性是指能表示某一特定会计信息的会计金额与证券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的联系[1]。对价值相关性的讨论多是基于准则制定目的的讨论, 用以推断会计数据的有用性或潜在的有用性,即信息应该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二、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相关讨论 价值相关性讨论主要是检验股票价格与特定的会计数字之间的关系。综合国内外的讨论,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有两个论点:一类认为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和增量的信息含量,而另一类讨论结论却并不完全支持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相比具有增量的解释能力。 (一)公允价值具有增量信息的讨论。 1.公允价值与金融工具和长期债务 自 SFAS107 发布以来,大量的公允价值相关性文献开始集中于金融工具,国外最早讨论发现公允价值具有增量信息的是Barth(1994),其发现投资证券的公允价值估量与历史成本相比,能显著地提高对股价的解释能力,但历史成本却对公允价值没有显著的增量解释能力。不仅是权益投资,国债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股票价格也相关,且相比那些地方性的公司债券和其他没有活跃交易市场的投资工具,有活跃交易市场的证券的公允价值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Barth(1996)发现证券投资、贷款、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均具有增量解释能力。Koonce(2025)实验验证了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看法不是固定的:相比金融负债,投资者更倾向于根据金融资产发生的损失或收益对公司的价值作出调整,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具相关性。而从金融工具的持有期限看,相比打算长期持有的金融工具,近期出售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更具相关性。当金融负债长期持有时,额外的信息会增加投资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