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环境卫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环境卫生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卫生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的基础设施往往存在诸多不足。有资金问题、有规划问题、有基础设施问题,更有的是人们的意识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村民的生存环境。好的生存环境,必定会村民的幸福感、满足感,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 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人口迅速膨胀,农民集中居住区规模也迅速扩大,但在村镇建设中往往忽视了与老村庄、土地、环境及二三产业进展的有机联系,加上原有基础设施落后和环境管理制度和手段的缺失,造成了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使整个村镇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已日益成为带有普遍性和敏感性的社会问题。 目前农村基础建设中,地面上建设非常快,也是富丽堂皇,但现代化的标志不仅仅是地面上的这些可以看得见的,其实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或者他的因素在里边,比如我们的基础设施下水道等,因此在建设规划中,一些地方根本没有考虑进去,以至于一遇上极端灾害天气,问题凸显,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农村基础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在农村,过去人们的居住相对较为分散,随着农村建设的加快,甚至一些地方农民都进入了集中居住区,虽然享受到了城市快捷便利的生活,但同大多数城市一样,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在农村也时常发生。例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造成了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复杂局面,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频次、强度有增多、增强的趋势。资产和人口高度集中,承受灾害的脆弱性增大,受灾损失就越来越大。 2、在农村基础设施中,由于各种因素,往往是规划标准底,财力投入底、维护要求底 不少房屋,特别是村民住宅按自然地坪标高自行建设,室外地坪标高高低不一,不少地区低洼易涝。 在村镇道路维护方面,主次干道的修复、拓宽、改造等,缺乏目标计划,往往是出现问题再修补。 道路的路灯设施,缺少有效管理,维修不及时,时常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 在村镇河道管理方面,缺少制度标准,例如河道的设施,河道的清淤,等等。 垃圾污水的处理也不够到位,乱扔垃圾,随意堆放,不及时清理到处可见。特别是夏秋季节...